新京报讯(海林记者)金秋十月,光影流动。 10月20日上午,“感同身受、唱响时代——展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暨展示纪念中国电影成立120周年数字影像”20年电影展映节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隆重开幕。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恰逢中国电影博物馆落成2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展览将利用203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300余件珍贵藏品、约20项沉浸式互动体验,系统呈现新时代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辉煌历程。ng News记者 致敬电影强国历程,两大展览开启新篇章。开幕式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办公室主任霍志敬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电影工作者潜心创作、艰苦奋斗,创作出了许多立足人民观点、回应时代关切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代表作不仅为新时代亿万人民的奋斗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充满活力,薄膜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国电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正在向电影强国迈出新步伐。这个电影蓬勃发展的时代值得由衷的赞扬和深情的纪念。本次展览按照“人民”和“时代”两大主题,系统梳理和生动呈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和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首都北京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小伟详细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策划理念。他表示,中国电影博物馆高度重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作为博物馆最重要的项目,作为中国电影发展成就的记录者、诠释者和普及者。他说正在这样做。我们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果展”。与博物馆的基础展览“百年历史、百年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电影发展成就最全面的展示体系。本届展览以“为人民抒情”、“唱响时代”为主题,全面展示电影产业在政策法规、艺术创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交流合作等领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辉煌成就。展会形式聚焦主题为“时代进步”,生动体现了科技成果在电影领域的创新应用。目的是帮助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电影人的真诚愿望,并鼓励他们继续新的征程。请继续坚定信心、坚韧前行。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履行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为23家会员单位免费提供数字展览资源,指导和支持他们在各城市举办专题展览。同时,我们还将推介马来西亚、泰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展映活动,展现华语电影新成就和文化建设新气象。现场还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授证仪式。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代表颁发捐赠证书解放军陆军上将原中央政治局副主任夏平将军、东航演艺集团、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北京京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大玩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易通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14家捐助单位全力支持本次展览 捐赠了他们的宝贵藏品。此外,还向参展合作伙伴中央电视台网络、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商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颁发了纪念证书。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代表共同宣布了“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为人民抒情、歌颂时代”和“120周年数字影像”。展览《中国电影的诞生》。出席活动的嘉宾代表为展览揭幕。新京报记者 海莉n 拍摄了 300 多件珍宝的照片来见证它们的辉煌,技术实现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当你走进展厅,中国电影发展的波澜壮阔的故事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 “为人民而活,为时代而歌——新时代。”《20世纪中国电影发展成果论述》共分“电影生产的繁荣发展、电影产业的完善和成熟、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服务惠及民生、光影交流互鉴”五个章节。这部影片全面、深入、生动地记录了新时代中国电影从“电影强国”到电影强国的辉煌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用匠心开拓时代、用光影刻写历史的动人故事。展览面积约2030平方米米,展线长460米,犹如一条时光长廊。 170余部影片、300余部珍稀藏品、361分钟多媒体视频协同打造三维影院记忆空间。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也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原有基础展览“百年历史、百年辉煌——中国电影1905-2005”的延续,全面呈现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发展历程。展出了电影中的珍贵实物。北京海林报记者 摄:本次展览在藏品的选择上注重数量和质量。首次征集大量新时代电影珍贵实物,包括《义勇军》系列导演陈凯歌拍摄的文字和手稿以及导演张艺谋的亲笔签名。 《狙击手》的剧本,《歌剧》的原型“红海”、也门撤侨行动中海军547号军舰升起的旗帜、最高统帅夏平将军用来计时战斗命令的手表、韩明在“二十条”法庭上所穿的检察官制服等。由于展览空间有限,据悉,部分藏品将继续展出,后续展览将不定期更换,给也门带来新的东西。 观众。全新的展会体验。展区内,公众与“影之宝藏”互动。新京报记者 海琳 供图 展览互动设计融合了前沿新时代科技,为观众提供影院级的沉浸式体验。牛熊的《暗影宝藏》基于影视特效的机械仿生技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实现 面对面的面部模仿,与观众零距离互动。 “奇《流浪地球》设计师设计的行星车以秦朝青铜车马为灵感,巧妙地将星际探索与千年文明联系起来。舞剧《唯绿》、电影场景的还原和电影艺术的展示,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千里江山》,表达了对大宋优雅和绿色之美的热爱, 穹顶沉浸式视听空间,面积约100平方米。米,为观众带来《哪吒之海妖》、《长安三万里》、《深渊》等中国现代动画电影的震撼场景,提供《海》、《大圣归来》等约20个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LED虚拟 摄影工作室和人工智能驱动的面部变换和服装更换体验。全景展览展示创新成果通过科技的运用,展现中国电影的活力和文化魅力。此外,四块银幕联动的“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数字展”同时开幕。博物馆的中央圆形大厅。以冬奥会大银幕为背景,充分利用3D一览、AIGC等技术,寻找传递中国电影120年光影梦想的电影票。从不同世代观众的第一视角出发,融入每个时代标志性的电影特征和场景,打开每个时代的电影记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电影的辉煌历史。在学术报告厅,我们一起讨论未来,继续我们的系列活动。此外,当天下午,中国电影博物馆召开了题为“电影发展回顾”的学术会议厅。《中国电影的过去20年与未来展望(2005-2025)》并向社会发布了新书《新世纪》和《新时代——中国电影20年(2005-2025)》。清华大学、中国电影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宣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影博物馆的院士、教授和学生集中展示了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实践经验 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从思想引领、艺术创作、产业结构等角度全面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时代责任。提高技术能力和国际交流。据悉,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于2023年开始筹划一系列活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除了展览之外今年年初,我们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金鸡奖等奖项。“中国电影120周年系列”展映活动已经开始,评选了120部国产影片。百花奖通过线上线下发布。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电影史研究成果和电影集,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开展了专题巡展、电影会议等一系列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持续营造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浓郁氛围,展示我国电影发展的新成就和文化建设的新气象。博物馆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不断开展,让公众能够了解中国电影人的感受。当我们追求和执行我们的使命时,我们总是激励弘扬精神,迈向新时代、新征程。记者了解到,“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歌唱——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和“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数字影像展”将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个金秋,何不前往中国电影博物馆,通过珍稀藏品和互动体验,感受中国电影120年的辉煌历史,见证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不断进步?编辑:高静 校对:付春明